各项目部:
持续高温天气叠加施工高峰期,高处坠落、火灾、人员中暑等风险显著攀升。为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,切实保障一线作业人员生命健康安全,现将有关事项强调如下:
一、提高思想认识,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
夏季高温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易发期、高发期。各项目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,认真分析本项目夏季高温期间施工安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,周密部署,确保各项防暑降温工作落在实处。关心关爱一线作业人员身体健康,深入开展防暑降温、消防安全、食物中毒等安全宣教活动,提升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意识。
二、突出工作重点,全面落实防暑降温举措
(一)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。全面推行“做两头、歇中间”作业模式,严格按照35℃室外减少作业,37℃室外限时作业、40℃室外禁止作业的要求,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,有效避开酷暑高温时段。对高处作业、有限空间、大型机械安拆等高风险工序,要尽量避免烈日暴晒、封闭潮湿等恶劣环境,采取轮换作业、减轻劳动强度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。
(二)改善现场作业和生活环境。工人宿舍、办公区等生活区域配备空调并确保正常运转。施工现场要落实大功率风扇、冰块、喷雾装置等通风降温设施,配备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、茶水等饮品和藿香正气水、清凉油等防暑急救药品,做到取用方便、补充及时,尤其是确保饮用水在作业点的就近足量供应。同时要落实生活区、办公区、作业区的清洁消毒和垃圾清运制度,消除卫生死角,严防传染性疾病、食物中毒等事件发生。
(三)加强人员健康监测和安全教育。要建立完善高温天气作业人员健康档案,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、高血压等不适合高温作业的劳动者,应及时调整工作岗位。密切关注人员身体和心理状况,发现出现困倦、疲劳、中暑等不适状况后,应立即安排休息或送医。要广泛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安全教育培训,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暑降温宣传栏和警示标识,切实增强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。
(四)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。对现场建筑保温材料和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加强管理,严格落实动火作业审批制度,规范存放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和可燃建筑材料,加大施工现场消防设施器材检查维护频次,严肃查处在宿舍内私拉乱接电线、使用大功率电器、明火做饭等行为。
(五)强化高处坠落风险防控。高温天气易导致人员疲劳、注意力不集中,且因炎热而忽视个人防护,是高处坠落事故的高发诱因。严格落实临边、洞口等防护措施,认真核查安全带、安全帽等防护用品佩戴情况,加强脚手架、卸料平台、模板支撑体系检查维护,切实消除现场风险隐患。
三、完善应急体系,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
要结合项目特点和高温天气风险,进一步完善高温中暑、火灾、触电、高处坠落、食物中毒等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,明确应急响应流程、处置措施、人员分工和物资储备,并针对性组织开展应急演练,提升应急处置能力。施工现场要确保至少有一名掌握基本急救知识技能的人员在岗,并与附近医疗机构建立应急联络机制,畅通紧急送医绿色通道。同时,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施工现场动态,一旦发生因高温引发的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,要第一时间按程序快速处置。
浙江国丰集团有限公司
2025年7月26日